口语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
顾之川
(顾之川,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,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,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。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语文教育、汉语言文字研究工作,曾主持编写人教版多套初中、高中语文教科书,有多部论著出版。)
中华民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注重内敛、不事张扬的民族。《论语》说“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 《老子》说“大道无言,上善若水。”即使以能言善辩著称的孟子,也说“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”,他只不过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与人辩论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本来是形容琵琶女的演技,也常被用作交际场合。写文章则推崇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(司空图《诗品·含蓄》)。至于常言俗语就更多了。如:尽在不言中;沉默是金;说得好,不如干得好;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样子;咬人的蚊子不叫,嗡嗡叫的蚊子不咬人,等等。人们称赞一个人有才,往往会说他“内秀”。相反,一个人如果夸夸其谈、能言善辩,往往与华而不实、言不及义、飞短流长、巧言令色、坐而论道、大言欺世等等联系起来。如果竟要谈论政治问题,那更不得了,轻者说你是张仪、苏秦之流,凭“三寸不烂之舌”,重者甚至说你“清谈误国”!这固然有“言多必失”、怕出错儿、怕露怯的担忧,同时也反映了注重“内省”、躬行实践、谨言慎行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有关。问题是,你不说别人不知道你怎么办?没关系,“酒好不怕巷子深”,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,人们更看重他在书面语表达方面的功夫,即写作能力,所谓才高八斗、文思飞扬、文不加点、激扬文字,都是要靠文字功夫来展现的。曹丕说:“文章乃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”(《典论·论文》)白纸黑字写出来的东西最可信,也最实在。对作者而言,写作时可以深思熟虑、布局谋篇、修改润色、反复斟酌,从容不迫,不易出错。而口语交际则不然,因为声音转瞬即逝,所谓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一句话说错,覆水难收,只能边想边说,即使有“腹稿”,也不像写作时那样从容。这恐怕也是造成我国古代文言文高度发达,而口语交际相对薄弱的原因之一。现在也有领导干部,在向下属布置工作时,宁愿发短信,也不愿意打电话。我想,恐怕除了性格因素,更多的也是为了稳妥起见吧?
西方国家则完全不同。他们有着浓厚的演讲与辩论氛围,特别注重口语表达,而且动辄辩论一番。从人际交往、宗教活动,到大型集会、学术交流,更多的是靠口语而非书面语。特别是一些国家的选举,小到社团,大到州长、总统,都要靠演讲与辩论。一个人一旦决定参加某个职位的竞选,必须首先发表竞选演说,把自己的施政纲领公之于众。如果有多人竞争,你也演讲,我也演讲,选民到底听谁的呢?那就必须辩论。往往是越到后来,辩论越激烈,甚至是唇枪舌剑。作为一个选民来说,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是何方人圣啊?要我把选票投给你,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?候选人只有靠自己的雄辩滔滔与从容自信,才能征服选民,达到目的。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国家普遍注重演讲与辩论,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相对比较发达。
现在,我们已进入一个信息发达、知识爆炸的时代。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日益迅速,人际交往愈加频繁。过去我们与别人联系,沟通感情,往往是写信、发电报。现在只要一拨通电话,马上可以随时交流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,最好是下笔千言、倚马可待,还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,最好能做到能言善辩、口若悬河、滔滔不绝。如果一时做不到,最起码也要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,让别人明白你在想什么,否则就无法交流。语文教育一直强调读、写、听、说,“口语交际”也曾被列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。但是,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长期以来,我们的语文考试,包括中考、高考,只考识字写字、阅读、写作等能力,很少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,这在客观上导致口语交际教学不受重视,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内容形同虚设。人们普遍重视书面表达,忽视轻口语表达。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口语交际训练,有的甚至出了大学校门,也不会“推销”自己,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的特长,不会与人打交道,特别是羞于与陌生人打交道。所谓“茶壶里煮饺子,肚里有倒不出来”。你说你“内秀”,肚里有货,但是这“茶壶里的饺子”,别人既看不到,更吃不到,只好任其烂在壶里。
可喜的是,随着语文新课程的逐步深入,这种状况正在改变。课程标准把“口语交际”能力的培养,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。在教学理念上,积极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。教科书设计了不少综合性学习、研究性学习,以及梳理探究的内容。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口语交际训练,有的利用教科书资源,开展朗诵、演讲、讨论、辩论、访谈等训练;有的开展“课前三分钟口语”,让学生即席演讲;有的举办诗歌朗诵会、演讲会、辩论会、戏剧表演等综合性语文活动;有的开设口语交际、演讲与辩论等选修课。不少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,开展文学社团、办广播站(招聘小记者、小主持人),模拟法庭等活动。不少地方的语文中考或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,也开始把口语交际列为考查项目。高考的“指挥棒”也在发挥作用。不少具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,如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,录取新生时,除笔试外,还有面试。香港各高校在录取新生时也普遍增加面试。面试最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、言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。比如香港大学的面试题目就非常宽泛新颖:你怎么看中国的腐败问题?你怎样看中国的应试教育?你怎样看未婚同居现象?如果你跟胡锦涛总书记见面,你会跟他讲什么?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,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不如好莱坞的?你怎么看中国内地的股票热,建“鸟巢”是不是太浪费材料?赌博是否应该在中国推广?星巴克该不该进故宫?你对油价上涨有什么看法?该不该在活的动物身上做实验?急诊室收费能不能解决滥用急诊服务的问题?等等。至于评判标准,也不看考生说的答案是否正确,而是看你具体说了什么,是怎样表述你的观点的,从中看出一名考生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,是否有创造性。显然,这种面试,靠应试教育那一套死记硬背、“题海战术”,是无法得高分的。
总之,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,既是其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,更是其综合素质的自然体现。因为在言谈话语中,不仅有自己的主张与见解,有自己的喜怒哀乐,更有心与心的交流,有真诚、有自信。讨论、辩论甚至清谈的过程,正是参与交流各方思路的碰撞、视野的交汇以及趣味的融合,极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思辨能力,在当今时代显得尤其重要且必要。这种能力的培养,语文教学责无旁贷,而且要“从娃娃抓起”。